调控霜有什么作用?
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概念——所谓“调控霜”,其实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如果硬要说有“调控霜”这种东西的话(为了便于阐述问题而强行造个概念):那么所谓“调控霜”应该指的是一种“含修饰成分(也就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活性成分)的粉剂”。这些粉剂可以称为“调控霜”。 但凡称得上是“含有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都可以称为“含活性物质的护肤品”或“含有护肤成分的护肤品”——这已经是最客气的称谓了。
所谓的“含活性物质的护肤品”和“含护肤成分的护肤品”——无论其具体成分为何——必然同时具有两种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即软化角质、润肤的作用,以及刺激细胞新生、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 无论是软角质还是刺激细胞新生,都是为了实现对肌肤的自我调节,让肌肤变得水嫩嫩、滑溜溜并且充满活力。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了:既然所有的护肤品都含有活性物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所有护肤品都具有这两种功效呢? 答案是否定的! 只有含有以下两种成分之一的护肤品,才具有这两种属性:
1.具有去除老化角质层作用的成分。(软化角质)
2.具有促进皮肤组织新生的成分。(刺激细胞新生)
除了以上两种可能具有双重作用功能的成分外,其他成分只能发挥作用其中一种功能——要么软化角质、要么促进细胞的生长与更新。但凡是能发挥一个功能的成分都不会同时具备两个功能。
在低温来临之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地促使根系发育,增强根系的吸水和吸肥能力,使植株体内代谢旺盛,促进细胞液加浓及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同化物的运输和转化效率,同时钙、磷等矿质元素的含量随之增加,能降低植株体内结冰点,提高抗寒性,有效地预防冻害发生。冬前施用“920”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翌年春季返青提早7-10天。
1、2,4-氯苯氧乙酸(2,4-D),防冻浓度为4000-5000毫克/千克,于初冬和冬末两个时间段用该浓度喷雾各1次,一般可使小麦的抗寒性增强,起到防冻保苗的作用。
2、脱落酸,该激素为植物体内内源激素,冬季植物体内含量很高,抗寒性很强。将脱落酸用在夏季作物上,能够提高作物体内的脱落酸含量,使膜透性降低,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提高抗冻性。小麦每亩用12.5%的脱落酸可湿性粉剂14-15克,兑水50千克,于冬前喷雾,可预防冻害、减轻冻害损失,并能使小麦提早返青,增加亩穗数。
3、复方防冻灵(多效抗),防冻浓度为2000-2500毫克/千克。冬前、寒冬、来年前的返青期进行叶面喷施各1次,喷后3天,叶片的叶绿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加,而且增加了植株体内磷、氮的含量,提高了抗寒能力。
4、复方抗寒灵,防冻浓度为2500-3000毫克/千克,冬前、寒冬、返青期叶面喷施1次。此药能显著提高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植株生理持水力,增强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