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反拍怎么旋?
首先说一下,并不是所有打法都需要加旋转 比如直板快攻就可以不用考虑加旋 正手攻球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把球抽回去的同时加上一点上旋,这样有利于控制球的弧线和落点;反手推挡的时候也是一样,在击球瞬间加大摩擦力,使球产生一定的上旋。但这里所说的“加大摩擦力”只是比正常的击球稍多一些而已,并不会像削球那样把球削出很深的上旋。
对于横板选手来说就比较容易实现加旋转了。因为横板的正手有弧圈球、削球可以打,再加上反手有拧拉,很容易实现增旋转。而且横板的球拍比较长,能较好的满足高吊弧圈的需求(就是那种球速不是很快,但是旋转很强的弧圈) 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非要把球打得越高就越能增加旋转,关键是还要看击球的瞬间能不能很好地施加旋转的力量。有些朋友可能看到别人拉的高吊弧圈很转,就想当然地以为这种打法就能增加球上的旋转,其实未必如此。
我个人经验觉得增加旋转发力的核心是要在不牺牲球速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击球时间,也就是需要在发力过程中增加“磨擦”的时间,这样能让球产生足够的旋转。而抬高球的位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击球时间,但这个增加的量是不如直接增加球拍的撞击效率的。所以过高拉球其实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还是提高球感,通过加速来增加击球时间。
我们要了解持拍握拍,一般右手执拍,左脚在前,两膝微曲,重心放在两足之间。眼睛要看准来球,身体要放松。反手慢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引拍。引拍的时候,要注意拍头要低于手腕,防止漏球。第二,触球。触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击球的中下部。第三,回位。回位要迅速。
反手快搓有四个步骤:第一,引拍。第二,触球。触球的时候要注意,一要在球的下降期击球,二要击球的中下部,三要小臂,手腕和手指协调配合,放松摩擦来球。第三,回位。回位一定要迅速,防止下一个球站位不稳。最后,跟进。在回球完毕以后要跟进,寻找机会主动进攻。
反手摆短是控制对方,并且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手法。它分为四个环节:触球,引拍,击球和回位。反手摆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触球,要尽量的向前走,这样容易控制落点,增加摆短的威胁。
反手加力推挤,一般我们要用在相持阶段的,落点比较短,节奏比较快的球。反手推挤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引拍。第二,击球。击球的时候要注意,大臂不能动,身体不能扭,要击球的底部。第三,回位。回位要迅速,防止下一个球出现站位不稳。第四,跟进。在击球完毕以后要跟进,寻找机会主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