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洗牌什么意思?
“大洗牌”是北京土话,其含义就是“整治”、“清理”。此次“大洗牌”主要是指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活动。 自201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其他五部委发布《关于依法清理整顿各类基金组织的实施意见》以来,国内基金领域被整顿的动作不断,不少“类私募”机构已经或正在被清理。
在9月底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监管层再次表态要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集资活动。10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对基金行业进行规范。 “大洗牌”其实早有迹象。早在两年前,由于民间融资、信托、理财等相关领域出现了大量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央行和银监会就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从业管理的通知》,开始着手整顿小贷公司。
今年6月份,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统一规范的信用信息系统,并实现了信用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逐步实施公民的信用身份证制度;建立以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其自然人为主要记录对象的信用档案。 此规划旨在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一切违规违法行为都将无处遁行。
北京大洗牌,是2013年网络流行词,流行于微博、腾讯微视、优酷和人人网,是对北京市2013年中高考改革政策的概括性称呼。这一名称形象地说明了2013年北京市教育政策调整之大,是北京教育界近年来的一场大变革。
这一名称由来,需要从2012年年底说起。2012年12月3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2014年pel北京示范高中部分中招计划分配到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计划从2014年开始,将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30%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以实现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校的均衡发展。由于这一通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在网络上产生了较大的讨论度。“北京大洗牌”一词正是出自于这段时间。
2013年1月17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北京会议中心召开。1月18日,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扩大高校、高中招生计划统筹比例,新增高校招生计划、示范高中招生计划主要用于向外省市和京郊地区倾斜;要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计划郊区比例和示范高中市级统筹计划规模,逐步取消择校生;试点在一般初中校就读的京籍应届初三毕业生登记进入示范高中学习。至此,北京教育界的变革进入快速通道。
2013年2月21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2013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随着中考改革正式方案的落地,北京大洗牌尘埃落定,正式由筹备阶段步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