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中火五行是不是火?
炉中火的定义: 阳历1968年到2017年,阴历丙辰年、丁巳年出生的人; 八字以丁为火,地支有巳或辰(或亥卯未)并且天干有丙或者戊的,叫炉中火命。 也叫丁火或灯头火,因为丁为烛火,需要丙火或者戊土来照明,才能明亮,如果只有丁火没有木,就叫炉中暗火。
炉中火是十种五行属性中的一个分类,它的全称应该是“天上火”! 这个称呼可能不够形象,但是最贴切。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上古时期,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来推算时候的改变,并以此规定农作物的播种、收获时间。《周礼》中记载了古代六种时辰的关系和对应的天象,这六个时辰用现代科学来表示就是:23点到凌晨一点是子午流注中的子时,也就是夜半;
凌晨一点到三点是丑时,也就是鸡鸣; 三点的是寅时,又称平旦; 四点是卯时,即日出; 五点是辰时,俗称早餐时间; 六点是巳时,上午十点; 十二点是午时,下午一点; 十三点是未时,下午两点; 十四时是申时,下午四点; 十五时是酉时,下午五点; 十六时是戌时,晚上七点; 十七时是亥时,晚上九点。 上面这段内容,应该记住,接下来我们就要利用它了。
《洪范》记载: “火曰炎上,伏位,明照四方。” 这就是说太阳运行到正南方天中央的时候,光线最强,万物皆明。这个时间点就是中午十一时二十分。此时太阳位于天文上的摩羯座,也叫摩羯宫,这个时间点也叫做“午正”,又叫“正阳时”。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升”。从午正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十二月后,又是另一天了。这个时候,阳气逐渐下降,阴气逐渐上升,阴阳交替,犹如人在跑马灯里旋转一样。当太阳由中天逐步向西下行时,阴阳二气的位置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正西方的昴宿(七姊妹星团)附近存在着由四十八个节气构成的分界线。
每天夕阳落下片刻之后,阴气就比阳气旺盛一丝,到子夜时分,二者恰好等量。子夜也是阴阳平衡的时刻。这一天就是立冬。
立冬过后,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如果仅从昼夜长短变化的角度来看,每十五天左右,寒水之气就会增加一倍。所以,在古代,为了计算立冬后白昼缩短的周期,人们把五天称为“一候”,三侯五候称“一周”。一周又一周,四季就过去了。如果到了冬至,白天依然很短,则说明去年冬天没有下雪,冬不雪而阴不消,第二年必定春不暧、花不开。反之,如果冬至白天渐渐变长,说明今年冬天必有积雪,春天必定草木繁荣。
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古人能依据二十四节气来预测一年之中何时立春、何时立夏、何时立秋、何时立冬。
立春节气到来的那一天,阳气由阴极而生、冬至阴极而盛,阴阳交互,大地开始解冻,万物萌发。这一天,太阳由东偏南28°,缓缓向北移动。 惊蛰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春雷始鸣。所谓“惊蛰”,就是指天气乍暖还寒,外面好像有春雷滚滚,里面却寒气逼人。此时阴盛阳微,不可妄动。
春分来临,阳光照射角度逐渐加大,北归候鸟翩翩,大雁离乡背井,四处觅食。阴阳平衡,天地和气。所有生物都开始拼命生长。
清明时节,雨纷纷,草色青青,山峦叠翠。太阳由赤道进入北回归线。这一天,太阳由东偏北22°,缓缓向南移动。
谷雨前后,气温迅速回升,降雨明显增多,大地一片生机。
立 夏 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 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春分清明谷雨 风沙雨雪雷电 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