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破产有哪些企业?

溥紫旭溥紫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21年8月30日,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793.HK),成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 作为东莞市本土培育的上市公司,东鹏饮料IPO的成功,不仅实现了“东莞制造”向“东莞创新”的转变,更为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实体经济振兴提供了有益范式。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市值超400亿港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单位旗下公司背后的股东——香港西贝伦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蔡旭东,其实早在2016年就因经营不善,导致债务逾期,而被法院裁定破产。 如果没有新的投资人入场,东鹏饮料很可能像西贝伦一样,陷入破产清算的结局。幸运的是,2018年5月,深圳市清华科技园创业中心的深圳景林投资管理公司和东鹏饮料原股东签订了增资协议。此后,景林投资又分别于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向东鹏饮料先后注资7亿元和9亿元,合计16亿元,才最终让东鹏饮料成功摆脱破产危机。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作为制造业大市,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压力增加,东莞遭遇经营困境或出现资金断链的企业并不少见,仅因为融资不畅导致经营困难进而申请破产的企业就达千余家。而由于缺乏有效处置手段,很多本地中小微企业往往面临“救无可救”“扶不起”的窘境。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尽管破产业态多样,涉及领域广,但绝大多数都属于市场行为,是市场竞争中最坏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企业的破产,也是市场化程度加深,优胜劣汰效应凸显的结果。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言,“破产是对企业经营失败的一种法律上的惩罚,但这种惩罚是为了防止未来更多的违规事件,而不是为了惩罚已犯下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破产不仅不是坏事儿,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儿。 至少它能让那些失去前进目标的落后产能及时得到淘汰,让那些优质企业轻装上阵,继续前行。

杭新桥杭新桥优质答主

按照破产企业概念分析,东莞存在破产之虞的企业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是困难企业。困难企业是相对于正常企业而言企业经营不正常而出现亏损和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具体包括:

(1)停产和半停产企业、

(2)资不抵债企业、

(3)扭亏无望的企业,上述这三种企业都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类企业”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第二是“空壳”、“僵尸”企业。这类企业是由于特定时期的特殊原因,通过非法转移财产,逃避债务而造成企业形同“空壳”、名存实亡;或者虽然仍然在纸面上存续,但实际已经死气沉沉,没有任何活力可以与破产企业的“无产可破”相提并论。第三种是“特困”企业。这类企业是指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以至资不抵债;长期拖欠工资和养老保险金,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而被人民政府确定为企业破产法实施后的第一批实施破产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国有企业政策破产,在实施政策破产过程中形成了大批破产企业,从而使破产企业成为下岗职工的主要来源。随着企业破产政策的实施,政策破产企业将会逐步转变为依法自主破产企业,破产企业的分布将由某类企业内部的少数企业扩散延伸到其他各类企业直至民营企业,呈立体、多层次的态势延伸下去。可以预计,破产企业今后将成为市场经济下一种常态化企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