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五行什么属性?
“玉”字,在现代汉语中,除了作为名词指“用石头制成的装饰品”之外,还常作动词使用,表示“像玉的样子”“把某物琢成玉形”等意思。 《礼记·聘义》中有言: “珪璋特达,德也……以玉作器,譬则君子也。” 这里的“玉”字,便已有了动词的意思。再如: “若夫鸾凤皇雀,皆非礼不聚。鸷鸟不至,而锦鸡不舞;玉帛不为,而野鹿触角。”(《礼记·内则》) 古人将“玉”与“帛”对举,前者指代的是一种天然材料,后者代表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周礼·考工记》中也有记载: “珠,赤曰车渠,黑曰玄璧,白曰璜,黄曰琮,青曰圭,碧曰琥,体带赤色而稍暗的叫车渠,黑色的叫玄璧,白色的叫璜,黄色的叫琮,绿色的叫圭,呈深橄榄色的叫琥。” 这说明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够区分不同颜色、质地不同的玉石了。
古代的医书也有不少关于玉的作用的文字。 战国楚墓出土竹简《五十二病方》载: “治痈疽……取白石英,捣为粉,以酒服一匙,日三服。” 西汉初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亦有: “治疮肿法:取白玉为小核,以丝穿之,系右臂上,痛即取下,不脱衣服。” 另外,在汉代画像石和砖瓦上还有一些反映以玉治病的中医学图像。
从上述文字资料来看,古人心目中的玉石,是一个具有多种自然属性的物质。 但是,如果翻阅古籍文献,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古代文史典籍中,“玉”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并非指代某种具体的物质,而是形容某种具体的人或事。 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的话就是“这个人长得很有气质/那个人干得漂亮极了,简直就像是玉一样”。 所以,古人在形容人或事的时候会用一个“玉”字。 但这些人或事,并没有真的像玉器那样经过雕琢。 这种现象,可以用成语“璞玉浑金”来表述,其含义就是“未经雕琢的玉璞料或是质地纯朴的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