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属于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从周易卦爻象中抽象出来。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既相生又相克。
古人根据天文星宿、地理方位、四季、颜色、五音……的规律而将世间万物分别归纳到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中去,每一类都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木:春、东方、苍、青、风、生、肝、胆、目、筋、爪、春温、甲乙、酸等。
火:夏、南方、赤、丹、热、长、心、小肠、舌、脉、口、夏热、丙丁、苦等。
土:季夏、中央、黄、湿、化、脾、胃、口唇、肌肉、黄色、长夏湿、戊己,甘、湿等。
金:秋、西方、白色、燥、收、肺、大肠、鼻、皮毛、白色、秋燥、庚辛、辛、燥等。
水:冬、北方、黑、寒、藏、肾、膀胱、耳、骨、黑色、冬寒、壬癸、咸等。
《素问》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樯,此其能然也。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亦能生亦能克,相生为制,相克为用。
天之阴阳,阳之动也,动为阳,静为阴,天之阳也,地之阴也。动静者阳也,动静者阴也,动静亦阴阳。阴阳者,水火也,水火者,母气也。万物非水火不生,万物为子气也。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生化之机,以母为本。
天地之大纪,六位之常经,非恒不变,反常为病。
天之六气,风暑湿燥寒火,地之五形,木火土金水。六气化生五形,五形资生六气,天之阴阳五运六气,交媾而生化万物。
火性温热炎上,其化为暑。上为荧惑星,下为心小肠,为舌,为目外眦,为血脉,为络脉,其味苦,其臭焦,其色赤,其液汗,其畜羊,其果栗枣,其谷黍稷,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心为君主之官,君主生化之主,脉属少阴。
木性曲直为风,风为生化之气,外象春和,和则能化,得位施化,不失其政,则为和风甘雨。不和则有寒热风燥之邪伤人,上为岁星,下为肝胆,为爪,为目内眦,为筋,为胆,其味酸,其臭膻(肝之气香,胆之气膻),其色苍,其液泪,其畜牛,其果李,其谷豆,其音角,其数八,其管角,其臭膻。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脉属厥阴少阳。
水性润下为寒,主藏纳,其化为雾。上为辰星,下为肾膀胱,为发,为耳及二阴,为骨,为液,其味咸,其臭腐,其色黑,其液唾,其畜彘,其果栗杏,其谷豆,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脉属太阴。
金性从革为燥,上为太白星,下为大肠肺,为皮毛,为口唇,为大肠,其味辛,其臭腥,其色白,其液鼻涕,其畜马,其果桃李,其谷稻,其音商,其数九,其主雾,其臭腥。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脉属阳明太阴。
土性稼樯为湿,上为镇星,下为脾胃,为口舌,脾为涎,胃为湿,为肌肉,为四肢,为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