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多少年了?

毛亦卉毛亦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5年是广州建城2260周年,也是广州成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 “城市”一词的概念诞生得很早,《尚书·舜典》就有“禹平水土,惟九州是征邑侯”的记载,其中的“邑”即指“城市”;而“广州”之名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期,《史记·南越世家》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伐南越,“虏文王、其弟陵。是岁,天子始巡狩南越。……汉军既还,文王、陵留夷州。”文中提到的“文王”,即南越武王赵佗,而“陵”——也就是后来的南越武帝赵建德——则被汉朝囚禁于京畿。 赵佗在中原称王后两年,即派大夫陆贾赴长安献赋,并带上自己刻制的印章和一块玉石以表心意。赵佗所奉上的印玺上刻有“番禺尉赵佗建设渠门官印”的字样,这块玉石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称为“汉代番禺郡尉印”或“汉代番禹侯印”。

从出土文物看,在秦代番禺县城东北约一公里有一座大型建筑遗址,有高大的台基、宽大的殿基以及大量的陶器、瓦当等。一些学者认为这座古城址就是赵佗所筑的番禺城,即今广州城的起源。 根据《后汉书》等史书的记载,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交趾郡太守士燮派使节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洛阳朝贡,汉帝刘协赐士燮封号为“南粤王”,诏令他治理七郡之地。士燮受封后回到广州建造宫殿,起兵反抗曹操,后来失败投降,把国都迁到番禺。

西晋统一天下后,广州属吴越辖地,东晋时归属广州府。唐朝初期撤销州府,设立岭南监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南海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复名广州。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设广南路,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设广州府。明代设广东布政司,清沿明制。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裁去府制,设广东省。

严里雷严里雷优质答主

秦朝,南越王赵佗在任嚣开拓的基础上,乘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相争之机,兼并岭南各部落和其他诸侯国设在岭南的封邑,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封张婴齐为番禺王。此时,番禺为南越国的都会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并有城墙和水上堤防。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真时任嚣刺史,谋废交趾刺史,南派军船百艘攻杀交趾刺史,自为交趾太守。真都龙编,龙编治所在今广州市。

晋朝,广州为州、郡、县治所在地。晋以前的广州在今广州市老城区(即古代的“子城”)的西面北面有一大块土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大乱,大批难民,携儿带女逃往南方,其中广州地区是落脚点较集中的地区。人口增加,城区扩大,到西晋末年广州城区已从原来的古代子城向外扩展。今北京路(唐时为康王道)以南,文明路(晋时为灵洲里)以北,龙津路(唐时为禺城西街)以东,东濠路、起义路(古时为越王东湖)以西的广大区域,已成了市肆与民居稠密的城区,成为广州城发展的第一个中心区域。后来,东晋南朝,广州一直是南中国的政治军事重镇,文化都会。晋时的广州,范围已相当于今广州市的老城区。当时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城西(指古代的子城来说)的越王墓、扶胥港、南海神祠等。由于当时广州是中外通商的大港,海外贸易相当兴旺。广州的造船手工业相当发达,造船业已经十分普遍。东晋时,在广州东北江滨(今大元圃一带)设有专门造船的“典船洲”,所造海船、战船不少是“广船”,经常从扶胥港(今黄埔区庙头)出发,通过广州港远航南洋、阿拉伯等地区。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城区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