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外部机会有哪些?
1、政府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等,都会给企业带来重要的外在机遇和威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产业政策 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产业导向,有鼓励类行业,也有限制类行业。作为企业应当了解当前的产业政策,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避免踏入政策红线下。例如目前的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
3、市场因素 包括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增长潜力与速度,竞争的状况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企业战略的制定和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
4、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四大资源。资源的合理获取配置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如何整合内外部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思考的问题。
5、其他因素 包括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塑造,新技术的运用,人才的培养等,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企业的外部机会可能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如果企业现有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在增长,那么企业就有机会增加其市场份额;其次,如果企业在目标市场上产品质量或者服务好于竞争对手,那么企业就有机会在这个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第三,如果顾客对现有产品不满意或者现有产品有明显的缺陷,那么企业就有机会发展新产品来占领市场;第四,如果顾客需求出现新的特征,那么企业就可以发展新的服务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第五,如果技术有所进步,那么企业就有机会发展新产品或者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现有产品;第六,如果经济出现繁荣或者企业所在产业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高,那么企业所销售的产品就会增加;第七,如果政府消除了一些管制,那么企业就能进入新的市场或者降低成本;第八,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地采用新的营销战略或者分销渠道,那么企业的销售额就会扩大;最后,价格战会使一些企业退出市场,从而使幸存下来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顾客。
对上述机会进行分析,是企业战略分析人员的工作,这种基于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被称为外部环境分析,也被称为外部审计。在外部机会中,有些在当前就能为企业所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的利益,比如,政府对某些产业的优惠政策、经济繁荣等。而有些则要经过若干年才能转化为企业的现实利益,这类机会在当前只能为企业提供想象空间,比如,在若干年后由于顾客需求或者技术进步而带来的市场机会。显然,在制定战略时,应以近期机会的分析为基础,而将较远的未来的机会分析作为战略制定的参考。
对机会的正确分析,只是为战略目标或战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性,如果企业在分析机会的时候犯了错误,把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机会纳入战略目标,后果是严重的。事实上,在许多企业失败案例中,其战略错误就是建立在机会分析的错误假设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