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从字中看出五行?
“五”在汉字中并不常见,它是由两个“二”字组合起来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即下图这个样子(上图是金文,下图是小篆)。 虽然“五”字看起来像由两个“二”字组成,但它的笔画顺序却并不是“先写二、后写二”;实际上,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上面的结构其实是倒序书写。也就是说,应该“从下往上”写字。 “五”字中的两笔都是短竖,所以也称为“竖五”或“短竖五”,“五”的字形演化如图: 从“五”的古文字字形可以看出,它是以一竖一字排列组成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五”的字形时说:“一一而五之。”意思是每个字的一横一竖,一共就两个字。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字要这样排列呢?因为古人认为天有五方,地有五行,故“五”就具有了天地间的含义——也就是“大”的意思。
后来,人们在创造新字时,如果意思和“五”接近,往往会采用“五”作偏旁,如“伍”“吾”“悟”——其实这里的“五”都读wù。此外还有“武”“毋”“巫”“邬”“芜”“戊”——这些字的“五”都读wǔ。 当然,还有别的读音,比如“干”字,古读gān而今读gàn,这是因为“干”在古文里常作“于”,表示意为“插入”,所以读gān。又因为“干”字的字形与“五”相似,所以在古文里有时也读wǔ,例如“天干地支”的“干”读wǔ。
天,地,君,臣,民,指的是万物之纲纪。万物非天不生,非地不养,非人不成,非神不兴,非教不化,而五行者,是天、地、人所以立也;五行者,是金、木、水、火、土,非此五行,莫能尽天地万物之理。五,木,火,金,火,土,虽以五言之,却是一个大圆周而成,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循环无端,无头无尾。生有其源,化有其用,无往非也,无处不也。
五行分阴阳是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分阴阳是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具体分阴阳为: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金,阴金;阳水,阴水;阳土,阴土。
五行具体分布为:
阳木:言、旬、开、启、本、末、枝、柯、条、杨、桦…
阴木:禾、香、英、豆、荀、艺、林、森、楠、柏、杨…
阳火:焕、烽、炎、耀、炽、烈、炜、焯、炀、焕、炜…
阴火:照、昭、明、耀、焕、焕、煜、炬、焕、烁、煊…
阳金:钢、铁、铭、锤、镰、铄、铤、锟、钊、锤、锠…
阴金:锡、银、钦、铁、针、铭、锐、钿、钦、钱、钩…
阳水:洋、溟、沧、浩、瀚、淼、海 流 清 洋 渤 渤…
阴水:冰、冷、涓、洁、清、清、清、沁、润、淮、海…
阳土:坤、疆、壁、坤、垣、疆、坤、壁、坤、壁、地…
阴土:坤、疆、壁、坤、垣、疆、坤、壁、壁、坤、壁…
五行与人名:
木有枝繁叶茂之势,以木命名的人,在名字中可以加入言、旬、开、启等字,取繁衍兴旺,不朽永续之意; 火象征光明与文明,以火命名的人能从焕、烽、炎、耀、炽、烈等字获取光明灿烂,事业有成之吉; 金为天地造化之灵物,以金命名的人在名字中可取富刚健,坚不可摧之福; 水具有流动和柔弱之象,以水命名的人可有沧、洁、清、清、清、沁之类的字,取深邃,浩然正气之美; 土象征大地,它含有生生之德和厚德载物之态。以土命名的人在取名字时加入疆、壁、坤、垣等字,取博大,德行兼备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