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代表五行什么意思?
“璇”字的字义,《尔雅·释器》有注,郭璞注解:“圆好玉也。”邢昺疏引王肃语解释“璇”字:“其形圆好,其色赤白如凝雪。” 所以,“璇”的本义就是质地光滑、颜色纯正的美玉。用“璇”指代玉器是很正常的用法。 古人用“璇”来指称月亮也是合理的:因为月亮在夜空中就像一块白玉盘,而月亮环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又正好是一个圆形。所以古诗中经常有“月如钩”“月如盘”之类的比喻。李白就有“明月如弓”(《关山月》)的说法。 《楚辞·离骚》中有“揽明月之珠”,这里的“明月之珠”也就是“璇”。
后来,人们逐渐把“旋”借用来表示“旋”的几何意义——旋转,并且把这个字保留了下来,而把“璇”字假借为“璿”字使用。 “旋”在古代还有“旋子”或“旋窝”的意思。 今天,这些字都仍然在使用之中。
在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把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归纳为“五行”,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行实际上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长期对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观察的结果,又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是人们对当时所能把握的科学知识的一种概括。这种五行说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后来也为统治者所掌握利用,把社会关系、人事官制等纳入五行系统之中,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学说。同时又由于五行说具有牵强附会,包含着宿命论等消极的东西,因而在各种事物的命名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旧时给婴儿命名时,往往要根据五行生克的对应关系,由算卦先生推算而定。
在五行生克对应关系中,人们历来把金、木、水、火作为基本元素。在生克过程中,始终包含有一种控制、约束、制止恶性膨胀的力量,即所谓“物不过盛”,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动态中。而土生木,木克土,这种同自相矛盾的说法是与上述“物不过盛”相悖的。“土”这种元素也就成为这五行之中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历代给婴儿起名时,人们大多回避用包含着危险因素的“土”字。而在民间却流行着一种说法,即认为木字不好,应当避开。原因就是因为木字按照五行的生克规律,金能生水,水又生木,木则克土,土代表自己的子孙后代,木克土,也就是子孙被克了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