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多刺激消费?
不刺激,反而抑制消费需求。 中国传统节日是以消费节假日的形式出现的,但现在的传统中加入了太多现代元素,使得人们不得不消费。 比如春节,现在家家户户都过春节,大过年就要买新衣服,家里要搞卫生、买菜做饭,小孩要做功课,大人要打牌、看电视……样样都要钱!!!
清明扫墓祭祖,清明节前后几天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大家纷纷开车出门旅游,酒店、景区消费。 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同样如此。 这些节日的设定就是让消费者在假期期间有理由去消费。 然而,在中国有几个家庭是靠过节来增加收入的?绝大部分家庭都是靠平时辛苦工作赚取报酬,到节假日也是辛苦工作一天休息3天或者7天而已。并没有说因为这几天的工作量突然变少了而收入增加了。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传统节日既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支出,也不能减少他们的储蓄。只不过是将平时的劳动换成节假日期间的劳动罢了。 然而,这样平淡无奇的中国节却深受广大劳动者的喜爱,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商业性消费者群体。 这主要是中国文化使然——勤俭持家、节约光荣。
我们看外国人的节日,圣诞节、万圣节等等,没个不用花钱的。而中国节大多时候都是在家里吃吃饭、看看电视、打打游戏而已,就算出去游玩也不需要花费多少费用(相比国外)。 在这种文化下,自然不会出现什么消费的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