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五行属性是什么?
食物有五行属性,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 食物有“凉、热”的属性; “凉”属阴,“热”属阳,这是相对于中医理论而言的。 还有“温”,也就是中和之性,既不属于凉也不属于热,而是平和的,这个在阴阳五行中属于土,在中医里属于和平之品,如粳米,饴糖等等。 除了以上四行,还有一种“燥”行食品。
上面讲的是食物的四性质,其实食物还有五季节之分——春酸、夏苦、秋咸、冬辣。 为什么冬天吃辣椒多?因为“辛走气,辣走血”,所以如果气郁血滞,冬季吃点辣椒可以疏导一下。
但凡事过犹不及,辣椒吃多了也容易上火伤阴,尤其是阴虚内热的体质更应该少吃。 而中医有句话叫做“少食咸,多食苦”,这里的咸是指味咸之物,诸如咸菜、咸鱼之类,其实也包括了食盐。 为什么要少吃咸呢?因为中医认为“咸伤肾”,长期过量食用咸的食物损害肾脏,而冬季肾气旺盛,正是补肾的好时节。
那么应该多吃什么呢?当然是苦味的食物,比如苦瓜之类的蔬菜。 当然,这仅仅是就整个冬季来说的,具体还要因人而异。
中医五行,即是将万物分别归纳到金、木、水、火、土五类当中,再以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建构其生克制化的系统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而五种物质构成了一个循环,相生又相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有生长、条达舒畅之性,主生生不息之气。心、肝、脾、肺、肾五脏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分别归属于五 行中的火、木、土、金、水。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人体之肝主筋、藏血,脾胃主肌肉功能,而人的筋膜、肌肉都是由人体之血所濡养,若脾胃消化、吸收、运化功能 发生障碍,肌肉的营养就会发生问题。
中医五行:五脏“心、肝、脾、肺、肾”按照五行理论,分别归属于“火、木、土、金、水”。“肝开窍于目”,肝的主要 组成成分和生理功能离不开血和气,肝脏主管并调节人体的疏泄功能,为人的思维和情感服务。肝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液为泪,与自然界的风、春五方、五时相维。肝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质,头发的乌黑浓密有光泽表明肝脏功能良好,而头发枯萎易断、发白、脱发等则是肝病的表现。肝之华在爪,“爪”在这里借指人体的包括头发在内的毛发,肝血充足则毛发乌黑浓密,反之则枯萎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