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的短板?
最近,美国能源部发布报告称中国太阳能产业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占领市场 ,导致美国光伏企业损失超过10亿美元,并使美国失去4.7万个就业岗位。同时,欧盟也启动对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调查。 事实上,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不少都是处于生产成本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服装、玩具、家电等等。这些商品的成本很低,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成本,因此价格也很便宜;但与此同时,这些商品的附加值也非常低,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为我国提供的就业容量也很大。
然而,现在这些东西的出口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欧美国家都以各种理由对这些商品加征关税。 今年6月份,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零部件开展反倾销立案调查。在美国对中国企业提起诉讼的同时,欧盟也正式启动了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而一旦这些调查认定事实,欧盟和美国极有可能进一步对中国企业加征高额关税。
面对欧美国家的步步紧逼,中国政府也开始采取行动。近日,国务院正式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把我国的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分别提高到4730亿元和8500亿元。
目前,中国的电动车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大量产能过剩让企业面临亏损。如果这个规划能得到有效实施,将能极大地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释放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年来,为抑制过快上涨房价,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从未放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升了78%。
相比之下,2010年至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了64%,也就是说,买房所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过去十年间任何一年。 在这样巨大的压 力下,很多人选择了以车代步,这间接导致了汽车销量暴涨。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轿车销售了1325万辆,同比增长53%, 而SUV更是猛增134%,达到592万辆。 随着汽车消费的不断升温,国内很多地方的汽车经销商门店前都排起了长长的购车队伍。
除了欧洲美国施压中国关闭部分工厂外,我国外贸发展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国内需求的上升。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在外贸领域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最近几年,国外市场疲软,外贸增长乏力,但今年前七月,我外贸进出口总额却依旧达到了13.35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