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击队在哪个位置?
说在前面的话,我是带着希望看这篇文章的,希望越多越好,但是看完之后更失望了。 失望之处:
第一、拳种定位问题,拳击运动作为世界六大格斗体育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市场潜力。目前中国拳坛已经拥有了李青峰和刘威两位实力不俗的拳手,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国家也大力扶持搏击行业发展,建立了相应的职业联赛(拳赛)体系。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的教练组是应该充分挖掘有潜质的年轻选手,继续深耕拳击推广,还是转向另外一项更为小众的运动——跆拳道?如果是后者,那是否意味着之前大量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付诸流水?
第二、人才培养机制问题,从徐灿在WBO羽量级世界拳王争霸赛中失利可以看到,国家队运动员与业余爱好人群的区别正在不断缩小,因为高水平职业比赛的参与度和训练强度都在提升。我们国家的选手和韩国乃至欧美选手的差距正在逐渐拉近,这固然是中国拳击发展的大好局面,但也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现在国家队阵容里有着很多“非职业出身”的优秀选手,比如李倩、孙晨、韩微等,他们能够突破重围挤进国家队,说明我们在选材和对人才识别方面做的不错。但他们的加入是否会挤压原本职业拳击手的上位空间?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第三、商业化运营问题,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竞争,而商业化的目的就是要最大化赛事的影响力和价值。好的比赛需要好的宣传来营造氛围,而好的宣传也需要有好的比赛作为支撑。如今我们有好的选手,但也只是个别层次的上好,整体水平还不能让赛事经营方和投资方真正放心下血本,所以宣传上总是遮遮掩掩不够大方,观众看得也不太尽兴。如何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拳手,并确保他们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才是我们该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