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可以摆在阳台吗?
月桂(桂树)是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或浅灰色,裂成片状脱落,小枝粗壮,具硬毛,有刺毛。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6枚,椭圆或倒卵形,长4~9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形至楔形,全缘或有疏齿,表面暗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侧脉8~10对,在两面均突起;小叶柄长约5毫米。总花梗短粗;花序圆锥状,多花密集;小花梗极短,被褐黄色柔毛;苞片和小苞片狭线形,早落;花萼钟状,萼齿5,阔而短;花瓣5,白色,向外卷展,雄蕊25枚左右,长短不一,花丝下部增厚且扩大,向上渐细;子房半下位,花柱细长,先端近顶端处略膨大。浆果球形,熟时深红色,表面有凸起的网纹,顶部有残留的花柱。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地森林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全株可入药。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寒解表,温经脉,止痛。用于牙痛,风湿痹痛,月经痛。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闭经,产后腹痛。”
《中药大辞典》记载:“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经。主风寒湿痹,肢节麻木,全身酸痛或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那么为什么月桂可以治疗这些疾病呢? 我们来看看月桂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吧! 月桂主要含黄酮苷类、苯丙醇苷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
其中,二苯基丙酮苷类主要是齐墩果酸、熊果酸等;苯丙醇苷类主要有桂皮酸、苯乙酰胺和苯丙胺类。 以上化合物都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研究证明,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风湿、镇痛、抗氧化、降血压等作用。 对炎性和增生性疾病的治疗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也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
还有研究发现,月桂的水提物能显著降低急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起到改善血脂的作用。 目前,月桂的临床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月桂的药理作用被不断发掘,其作为天然药物的临床价值也将得到更多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