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一西路属于哪个区?
文一西路属于西湖区,但是这条路边上有一个杭州师范大学,所以又属于下城区! 杭州的马路,有些路的名字很好玩,比如体育场路、浣纱路……这些路有的以“场”结尾,有的是“纱”结尾,其实这代表的就是过去这条路是打场的地方或是织造丝绸的地方。还有些路名字里带“院”的,如宝俶北路,朝晖五区,武林广场等,这个“院”字指的其实是宋朝时候的官署“景灵宫”和“太乙宫”。因为古代杭州城西多寺庙,所以有“西庙”之称的路也有不少,如金池巷(原清平寺)、金溪路(原永福寺)等等。 而文一西路这个“一”字显然指的是一条小路的意思了。至于为什么用“一”而不用“二”,个人推测可能这条小路原本应该叫文二路,但现在为了与现在的道路命名统一,才改成了文一西路。
在南宋时,这里应该是皇城的外墙,有一道护城河,还有一座吊桥。宋时这里的街道还是比较宽的。《梦粱录》卷十三写道:“大徐桥、小徐桥。此桥旧名鱼鳞街,以其地近御河,取鱼鳞之意也。其旁街市甚广。” 大徐桥就是今天的延安大桥,小徐桥则是今天中河上的复兴大桥。从“旁街市甚广”可以看出当时这一带有相当多的商铺。
元末明初,这一段河道逐渐淤塞。到清代中叶以后,这段河道已经基本干涸,出现了一片荒滩。乾隆皇帝南巡时曾路过此地,并在这里建有一座行宫。
现在这一段河道已经彻底消失,但在1986年以前,这里还是有一条叫做“河渚”的小河存在于世。直到八十年代初,随着西湖景区的开发,这片荒地才开始重建并有了今日的模样——一条崭新的文一路呈现在世人面前。 而关于这座行宫,在光绪《淳安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乾隆甲寅,帝自京回銮,夏四月甲子至余杭县界,驻跸安喜。”又《杭州府志》中提到该行宫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据此可以推测该行宫修建于乾隆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