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五属什么生肖?
“单五”,是民间对孤魂野鬼的俗称。 “子不语怪力乱神”,“信鬼神者,其神不灵”——古人认为祭祀死者、迷信鬼神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行为(就像现在有些人迷信西方的神一样可笑);并且这些死去的祖先、先圣先贤们也没有权利享受后人给他们烧给他们的纸钱等物质回报——于是古人就发明了“冥币”这种“货币”,以供逝者享用。 古人在祭奠祖先的时候,不会真的在坟前烧真钱;而是将纸钱焚烧后留下的灰撒入祖茔之中(类似于现在给亡人烧“纸房子”“纸家具”之类的冥券)。
古书《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明末清初北京地区祭祖时烧“冥钞”的风俗:“……焚楮锭一锭,曰献冥财……” (关于“楮锭”,有一种说法是指一种树名,即“楮树”;另一种说法是指一种纸,用“楮树”的树皮制作而成。) 除了“冥钞”之外,古人还会在祭扫时给逝者带上一些土特产。 宋代诗人苏轼曾做一首《寒食雨二首》记载了当地祭扫时的情形:“自言其中无一物,岂知呼鹤有瑶姬。江南瘴疠地,早降采薪人。” 这里的“采薪人”就是打柴的人,指代的是贫苦的劳动者。劳动人民虽然辛勤耕耘、辛苦劳作,但是他们却没有资格得到祭祀先祖的“真钱”,只能得到一些祭品——这反映了古代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劳者不能获其报”的残酷现实。
到了近代,一些落魄的文人和穷酸读书人还保持着这一风俗——他们往往买不起像样的祭品,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冥器”。鲁迅小说《社戏》中写农村祭祀时,缺衣少穿的孩子们“给我们炒米烧豆腐”,其实就是指给孩子们炒几碗大米,烧几块臭豆腐作为“冥礼”。 (鲁迅原话是“我们沙村的乡下人,是不大能像城里的先生们如此讲究的,诸神面前,有多少东西可拿!所以只是用几根疏竹作架子,糊了一张薄纸作窗扇,而里面却是用草铺成地面的——总之,一切从简,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制作精美的“假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