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擦网球何时改过?
我打乒乓球大概15年了,从初中到现在大学,这期间一直在改革。最开始用大板(就是以前那种一块一块的板子连在一起的那种),然后改成了快板(一块块的板子),再改成普通7层纯木(就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这种,底板是7层纯木结构的),后来慢慢开始流行两面胶皮(就是现在横板和直板两面贴不同胶皮的打法),最后发展成现在这样,球台高度可以降低到60CM。还有海绵也由最早的2.5mm或者3mm加厚到现在的4.0mm甚至以上。
至于原因嘛,我也说不好,可能因为人们越来越高,个子越来越高,而乒乓球运动又必须经常站起来,所以觉得累,就改了;也可能因为以前我们打球,发球抢攻,接发球拧拉起下旋球比较多,所以现在技术更讲究连贯快速,改变了原来大力扣杀或者对拉的情况多。总之这些改变都是朝着方便日常爱好者打乒乓球的方向去改变的。 至于题主所说的比赛时候擦网情况,我只能说要看裁判了……这个没谱。比如我高中时期打得最好的一个学期,每个周末打了近200场乒乓球(每周周末打两天),那时候球馆还没改建,桌子的高度还是很高的,而且用的都是老式的大板,但这种情况很少,大多数还是现在这种局面居多。
擦网是一种带有运气色彩的行为,有时运气好过网后直接落在对方的台面上,令对手反应不及。但过网时从球网的平面擦过的球为擦网球。擦网后的球如果落到对方台面则有效,运动员也可以击打。
1963年的40毫米以前的乒乓球规则里,乒乓球擦网后直接飞向了空中,判擦网方失分。现在判罚有效球重发球。这是出于对40毫米乒乓球下旋和上旋的影响过大的原因。
现在判罚的重发球,在现行的2016规则里记分牌不动,也不判分。如果是比赛的决胜局时判罚重发球,则接发球的轮换顺序不能改变。
关于重发球的其它情况:
1、运动员(如轮椅运动员)或运动员穿戴的任何东西,偶然触到球台、球网装置或比赛台面以外的任何场地的附属物;
2、在球飞向对方台面的同时,该运动员或他的教练员,或他这一方的任何其他人员,或他们各自穿戴的任何东西,或他们使用的任何物体(如遮阳帽、毛巾等)挡住对方的视线而影响他接球;
3、由于运动员故意或者是无意的原因,使球从球台以外的地方弹回到他自己的台面;
4、运动员因为运动员行为准则里面描述的不良行为受到警告,而不得不暂停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