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五行是什么?
四就是四季,春夏秋冬; 在中医理论中,季节的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巨大,因此就有了“天人合一”、“法于自然”的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大意是聪明智慧的人养生,一定顺应四时气候,不使身体受寒暑,不恣意喜怒,不过分劳累,节制性生活,调和阴阳气机)。
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顺应自然对养生的重要性。 除了季节之外,五行的另一大属性就是方位了,我们现在讲西方属于金,北方属于水都是基于这一属性来的。 中医同样认为,五脏与五方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方青色属肝,南方赤色入心,中央黄色入脾,西方白色入肺,北方黑色入肾。 还有一句话叫“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虚之甚者,补之以味。” “形不足”很好理解,就是说人体阳虚,四肢不温,这时候要补就要补气温煦,补气行血。那怎么补呢?用生姜、葱白熬汤喝就可以啦!是不是很简单。
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被视为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金,具有刚强、肃杀的性质和沉重、下沉、收敛的运动趋向;木,具有生发、条达的性质和轻扬、升腾的运动趋向;水,具有寒冷、沉寂的性质和寒凉、向下的运动趋向;火,具有温热、升腾的性质和炎上、升腾的运动趋向;土,具有生化、承载的性质和升清、降浊的运动趋向。这五种物质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
如以五行为代表的五种运动形式可相应于自然界"中"、"南"、"东"、"西"、"北"五个方位;或春季三个月、夏季三个月、长夏、秋季三个月、冬季三个月十二月中相配;或东方青色、南方赤色、中央黄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五色等等。从人体五脏功能以及生理关系上来说,肝、心、脾、肺、肾五脏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类;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性及相互关系来看,其母子、制约关系又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规律相类,都可以纳入五行的体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