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瓷行业有没有个雷新?
中国江西网记者了解到,《景德镇陶录》中有载:"杂器厂多近珠山,曰山厂。以仿古磁图样为生,曰画师。其作伪厂,多于湖东,曰湖厂。”可见在200年前的清代,做伪瓷的作坊就比比皆是了。“从民国到现在,都一直存在仿制古瓷现象。”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史学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建文告诉记者,一般叫做做“仿古瓷”或者“做老”“坑古”。“做老主要指用新烧制的陶瓷器施加各种化学或物理方法,从而形成一种旧气或包浆,以冒充古陶瓷而已。”
“景德镇在明代时就有仿古瓷,但那时候仿的是更早的宋、元作品,这些仿古瓷的水平极高,和真正的古瓷几乎没有差别,现在都成了珍贵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齐健民也告诉记者,仿古瓷也分级别,“最顶端的仿古瓷,连专家也很难分辨,只有一些藏家和精通瓷器的外国人都能分辨出来。”
记者搜索发现,早年间一些媒体多称仿古瓷作坊为“黑窑”,2006年《东方早报》关于景德镇仿古瓷的报道中称,从仿造品档次上来说,目前市场上的仿古瓷器大致可分为四个级别,“其中以‘A货’质量最好,与真品几乎达到惟妙惟肖程度。”2008年中国新闻网的一篇报道称,“黑窑”仿烧古瓷有A、B、C三个等级,价格按器型和大小不一,B货几百,上千元,A货最贵要上万元。该报道称,“仿古黑窑”主要集中在御厂路和观音阁这两个小作坊生产比较集中的老城区。
“做老和仿古瓷没什么关系,做老只是做旧而已,仿制古瓷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要有高水平的画工和造型的把握,还要对各个朝代的历史有很深厚的研究。”在御厂路经营一家店铺多年的黄师傅告诉记者,“做老”现象在景德镇较为常见,但是仿古瓷作坊,或者“黑窑”则是非常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