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企业海外建厂?
海外建厂潮,是过去十年里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据统计,从2001年到2013年底,中国在境外建立了160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覆盖了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有8500多个外商投资项目在中国境外的园区内落户;实际利用外资超过400亿美元,吸纳了约300万名外国人员就业。[来源--搜狐新闻] 在这些“出海”项目中,制造业所占比例最高,达到7成以上。
在产业转移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项目率先走出国门,将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以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中国作为世界工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极,在世界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具有“世界工厂”之称。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庞大的市场使制造业能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制造业相对较弱的研发设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致。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一直处于被动承接地位。
通过在海外建厂,企业既能避开贸易壁垒,又能将污染严重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还能获得当地政策补贴和税收优惠,可谓一举多得。 但随着海外建厂的“热起来”,各种问题也相继浮现。 “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大量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纷纷“走出去”;二是国外出现逆工业化现象,大力吸引外国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给予多重优惠政策。“走出去”之路并不是坦途一片。 首先是海外投资风险加大。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以及欧美日的主权债务困局无疑会对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巨大影响。而中东地区动荡的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走出去”步伐。
其次是对当地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不少企业“走出去”后环保意识薄弱、投入不足,引发当地环境问题。因劳工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部分企业还遭受当地人抵制。 最后还有文化冲突等问题。
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走出去”也存在着不可复制性的弊端。一方面它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运作得当,也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何扬长避短,需要我们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