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属于什么生肖?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北部)人。北宋名臣。 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历公元999年3月19日[1]。因父母早年去世,他由哥哥包勉抚养长大。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初授大理寺评事,历任知县、知府、转运使、参知政事等职。
包拯在任上以清廉著称,公正廉洁,刚直不阿。他为官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据传他脸上总是带着刀痕,原来是因为一次打赌输了个铁面具给对方。他执法不避权贵,曾经殴打皇帝身边的太监,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拒绝王安石的邀请;因为同情百姓,对西夏作战时主张持重,不和议,被贬出京。晚年担任开封府尹,在任上卒于任所。后追谥孝肃。 包拯死后,仁宗曾问其子包繶想去哪座寺庙,于是包繶选中了庐山大慈寺。皇帝下诏将大慈寺赐给包家作为墓祠。嘉祐八年(1063年),又下诏将包拯配飨太宗庙廷。绍圣年间 (1094年至1098年 ),宋哲宗亲临包拯墓祭祀。元符元年(1098年),宋哲宗再临包拯墓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