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规是什么?
金融合规的概念在2017年之前在中国出现的频率并不高,随着2016年e租宝、中晋系等案件的曝光,以及2017年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监管日益趋严。金融合规在金融业界热度逐渐升温的背景下,“金融合规”一词也逐渐开始被提及和讨论。
金融合规从字面上可以拆分为“金融”和“合规”两个部分,从字面意思我们不难理解金融合规即为金融行业中的合规行为。“金融”一词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属于敏感词汇,金融行业由政府监管,一般机构或企业很难进入该行业。近些年,不断有非金融机构涉水金融行业甚至从事金融业务,加之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金融业务不再仅局限于传统金融机构。而传统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业或机构同样也在从事各种名目的金融业务,如“互助计划”、“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等。那么“合规”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只要企业或机构不违反法律法规就是合规;也有人认为合规应理解为合法和合理,那么这一理解是否正确呢?
合规是一种理念和方法,合规行为是指企业在遵循国家政府、行业监管规定下,通过建立合规内控制度并通过执行而使公司各层级员工的行为符合公司合规制度的标准的行为。合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一项重要而特殊的管理制度,既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加强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合规管理在实现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对于金融合规给出如下定义:“金融合规是在政府监管下,通过合规管理的手段使金融行业内的企业或机构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流程等的行为及对这一行为开展工作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