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共有多少个区?
180多个
2020年广东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同意广州市增城区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的批复》,同意撤销原县级增城,设立广州市增城区。以原县级增城的行政区域为增城区的行政区域,由广州市代管。 也就是说从2020年6月1日起,以前我们老说的增城现在要改口了,是增城区!官方文件批复是这样写的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广州市增城区撤销县级增城市设区的批复” 至于为什么要改变名字,这个官方没有解释,不过网上说法很多,这里也简单说一下:
1、因为广州需要把增城区打造成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和现代化门户窗口; 所以不能叫农村地区的“增城”了,改名“增城区”符合城市定位。
2、原来“县”改的“区”有很多,比如开平市(更名开平区),台山市(更名台山區)等等。 但是这些改名是因为市辖区的经济实力接近甚至超过一些县级市,所以在名称上改成市辖区比较合适(当然经济水平依然差了很多)。而以前的“县级区”就比较少,主要是指现在的高新区等,由于经济实力很强,但又不想和街道同级(实际上也是想多了……)所以叫做“县级区”。
而现在的增城区在GDP排行榜上面可是能排进前五十的,仅次于一些地级市,因此改名也是为了进步。
3、有人说为了地铁规划,因为之前有增城站(现在改名为新塘站),然后有个增城线,现在改了名字好安排。 这个理由很强大…
事实上,以前从化也是属于增城市的,并且从化市是副地级建制,虽然与增城一起作为广州市的一个市辖区来管理,但毕竟级别不一样。而目前从化的行政区划代码还保留,这意味着未来从化市可能会以新的身份回归。而新登记的增城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则是540118,与广州其他区不同。这或许是为了区分做的铺垫吧。
总之不管是哪种原因,这个名字改起来很容易,但是影响挺大的,尤其是地图数据更新还需要时间,百度地图等等可能还要重新审核修改。
广州市下辖11个市辖区。
越秀区 、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黄埔区、白云区 、番禺区 、花都 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
越秀区:面积25.0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近100万。广州市行政、文化、教育中心。区内有华南、省财贸等30多所高等、中等院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镇海楼、越秀山五层楼、越华路3号建筑、广州鲁迅纪念馆、东山少爷大屋等。广州火车站位于区北部,区内有地铁二号线、五号线交汇经过,有内环路和环市东、环市西路干线及南北、东西向多条主要道路相连接。广州市的主要文物古迹和风景区集中在越秀区。有著名的五羊石像、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广州市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图书馆、中山大学等。越秀区还有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起义路“小西路”、陵园西路“大鲍家”、东山口先烈中路、东华东路等。越秀区饮食业发达,已成为广州食文化的重要基地。区人民政府驻先烈中路100号。
天河区:面积1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6。25万,流动人口60多万。广州市现代化中心区。主要景点有石牌宗教艺术大观园、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动物园、广州市当代美术馆。区人民政府驻天河直街380号。
海珠区:面积58。52平方千米,人口近70万。历史上水路运输、商贸、饮食业兴旺发达,素有“广州客厅”之美誉,广州地铁二号线、广州大道、广州火车东站及大石、洛溪、芳村3个水道横跨南浦岛和海珠岛,使与广州主城相连接。古迹有广州起义烈士经过地大元帅府。著名景点有号称天然博物馆的广州长洲黄埔军校旧址,大元帅府、黄埔公园、莲花山、浴日亭,沥滘、石溪、三滘等河涌纵横交错,碧波粼粼,鱼虾肥美如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区内现代化新型工业、科技、电子、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海印、侨光、宝业、滨江、沿江等商业步行区和纺织城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型商贸中心日趋繁华。区人民政府驻地江南西路1号。
荔湾区:面积2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0多万,流动人口30多万。广州市重要的商贸区和交通窗口。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造船、水泥、橡胶等。区内古代著名的西关地区商贸繁荣,交通发达,汇集了上下九步行街、陈家祠、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南华西、长寿、逢源等西关风情特色浓厚的街道和泮塘五约清代民俗建筑,以及多宝路的岭南文物市场。区内还有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儿童公园、地铁一号线、广州火车西站。区人民政府驻地荔湾路144号。
黄埔区:面积17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多万,流动人口30多万。广州东部经济技术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广州港黄埔港和广州最大的化工基地在区内。建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主要街镇有联和、九佛、龙湖、新塘、宁西、永和、夏港、穗东、长洲、南岗、云埔、大沙、东兴、玉岩、南泰、丰顺。主要河涌有牛屎涌、石山涌、凤尾涌、宏峰涌、凤凰河、南岗河、夏港河、护林涌等。主要山脉有黄麻、罗岗、白云(属丘陵,海拔仅93米),还有九佛、白水山、大涵、枫下等山。主要古迹有南海神庙、黄埔军校旧址、古港码头遗址、莲花山风景区、南海神广利王庙、南海神铁柱。区人民政府驻文冲。
白云区:面积383。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0万左右,流动人口约240万,人口密度为3344人/平方千米。区内有华南最大的商贸批发及居民消费品市场———石井街石黄石北路、云飞路商圈的“石井服装交易市场”。交通便利,有多条重要铁路、公路干线经过。主要街镇有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