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共有几个区?
2014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市郊区、市郊东县和花县,设立广州市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和增城市;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原由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四区组成的广州番禺新区调整为包括南沙区在内的新行政区域,其中南沙区由广州市直接管辖。
至此,广州共下辖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五区以及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四个县级市(原4个郊区),其中前五个区属中心城区,后四个县级市偏于市区的西北及东北方向。
2014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市郊区、市郊东县和花县,设立广州市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和增城市;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原由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四区组成的广州番禺新区调整为包括南沙区在内的新行政区域,其中南沙区由广州市直接管辖。
至此,广州共下辖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五区以及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四个县级市(原4个郊区),其中前五个区属中心城区,后四个县级市偏于市区的西北及东北方向。
广州地区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90.44万人,下辖10区2县级市,即原来的旧市辖区: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从原郊区部分析出5个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和2个下辖县级市:增城市、从化市。现广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88平方公里。全市共有8个开发区,其中天河软件园、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广州民营科技园区是国家级软件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和广东民营科技园。
越秀区,市内老城区,区政府驻中山四路。22.66万公顷,人口近130万。包括解放前的老城区,是广州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街道名基本沿用清末以来的片名。区内有海珠广场、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东方宾馆、人民公园、流花宾馆、广州动物园以及中山纪念堂等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五羊雕塑是广州市市徽,坐落在越秀区五羊新城内的禺山山顶。
东山区,与旧越秀区毗邻。17.19万公顷,常住人口31万。有广州动物园、白云山等著名游览区。区内繁华街道中山路与环市东路为广州市主要高级住宅区。
荔湾区,原西郊区大部分。22.28万公顷,人口 80万。区内以河涌作为自然分隔而形成若干河涌小岛,并有沿岸骑楼式建筑,为清代以来的商业区,商业中心荔湾路以西则保持传统的“西关”风韵,是著名的西关大屋建筑区。
海珠区,由原郊区一部分的海珠岛和大冲口地区组成。41.52万公顷,人口63万。区内大部分地区在清代中期以下还是以农业为主。建有滨江工业区和滨江新村为主要的住宅区。广州制造业、商贸业、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区域。区内还有美丽的海印公园和滨江西路骑楼。海珠区是广州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区之一。
天河区,原郊区东北部地区。81.62万公顷,人口 70.6万。珠江穿区而过,地势平坦,水网密集。区内建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批发商场--天河商贸城,有世界大观、正佳广场、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公园、广州东方博览会展览馆以及华南最大的石溪苗圃等。
黄埔区,是广州市老工业区、港口区,与香港隔海相望。44.30万公顷,常住人口20万。区内有著名的黄埔军校和黄埔港。黄埔港为中国最大的客货两用外贸港口。有华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白云区,市政府北郊白云山附近的区域,是广州市新兴工业区,在全市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80.67万公顷,39万人口。区内有广州火车站、京广铁路和高速公路穿越其间。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区就是以其主峰——白云奇异而得名。
番禺区,在广州市南郊,珠江下游,由原番禺大部分地区和河南岛组成。辖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总面积575.18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约99万。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各县(市、区)最前列,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闻名南粤的风景旅游胜地有宝墨园、余荫山房、南粤苑、莲花山、沙溪古寺以及大岭岗原始森林猎区等。沙湾镇是著名的鱼、鸭、榄乡,素有“进士之乡”和“建筑之乡”之美誉,民间飘色、色色、沙扒人龙舞、钟村麒麟舞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花都区,在广州西北部,面积1448.41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96万。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南方有色金属之乡”之称,黄金储量、花岗岩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境内有亚洲最大的民用航空港-白云国际机场。流溪河贯穿全境,自然山水风光非常优美,著名的自然景观有芙蓉嶂、王子山和古庙群落聚宝岗等。
增城市,在广州东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下游。辖20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