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人根据世间万物的性质概括出来的,用以表示五种关系的抽象概念;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循环往复,充满整个宇宙。 这种关系可以用阴阳来表述: 金者阴中之阳,土者阳中之阳,水者阴中之阴,火者阳中之阴,木者阴阳中和。(五行的每一要素都有阴阳两个方面) 人体内部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1.肾为先天之本,肾阴(元阴)和肾阳(元阳)对全身起着濡养、激发的作用;
2.脾胃属于中焦,有运化水谷的功能,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饮食入胃,运化水谷精气,化生气血,滋养五脏;
3.心主血脉,又主管神志,为神明之府,心火充沛,促进血液循环,发挥其营养作用;
4.肺属上焦,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如天空覆盖万物,滋润而不淫,肃降浊液;
5.肝属下焦,主疏泄而调情志,肝之阳气具有温暖脾气,推动血行的作用,肝之阴气有助于血液生成。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木生于水,水涵木,木又能生火,这就是说,木、水、火之间的相生关系是一种动态过程。 这种相生关系,也可以用五行相生的顺序来表达: 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当然,五行之间也有相克的关系: 即木克土,士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相克的关系也是从相生关系来的,是因为五行之中,任何两行都具有相生与相克两种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面为阴,人处在中间,只有阴阳平衡,生命才能正常维持。
所以《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也就是说,人在生活当中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适当进行养生保健,这样才能做到未病先防,保持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