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落孙什么生肖?
人落孙山,指科举不中。出处 宋·俞文豹《清闲供》:“古人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亦不过言金榜题名时,春光无限好。我辈下场者,有此风光吗!‘鲤鱼跳龙门’比之何如?” 又作“名落孙山”,成语典故。比喻考试成绩不好或选拔没被录取。
唐咸通年间(860)始置进士科,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部分。唐代制度,州府选举秀才入京应试,一般在春季,故称乡试为春闱;中央政府举行的考试叫会试,在礼部举行,时间不定;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在皇宫里对举子们进行面试,称为殿试。
科举时代,不少人为了参加殿试,费尽心机地买通主考官,求得题目,如果答了主考官的题,往往就能金榜题名。人们把这种通过贿赂取得的好处叫做“搭上京蓬”,把那些花了钱而没有取得功名的人讽刺为“落第”“名落孙山”。 用典正因此。故事说的是宋朝有个叫王介甫的人,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很有才学,但是一直考不上进士,直到他当了翰林学士后,皇上亲自下旨让他参加考试,他才中了进士。由于他才华横溢,深受当时皇帝的赏识。
有一天,皇上一高兴,让他即兴赋诗一首,王介甫也不推辞,立刻写了一首长一点的解答。大意是说,自己虽然中了进士,但祖上没有根基,钱财,所以生活还是很艰苦,每天只能吃糠咽菜。今天能够吃上羊肉,已经是皇恩浩荡了。那首诗歌是这样写的: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本欲从军,功业未图。今得高中,名标金榜。九重仙阙,一举成名。凤凰飞来,祥光满屋。祖宗功德,幸及后裔。衣锦还乡,荣华富贵。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后来用“名落孙山”这个词语,大多形容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