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指的是什么生肖?
子丑寅卯,这是四个地支,也是年支、月支、日支和时支; 而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对应的是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月建”; 再后面是子午卯酉这四个“中立之支”,用来定位每日的时间。 那么,“十二个时辰”就是每个时间都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从晚上二十三点到一点为子时,此时鸡开始进窝休息了,从一点到三点是丑时,而三点到五点又是卯时等等。
当然,在一天中,任何时间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上午和下午各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属,从而把八个时间段用五行做了区分,分别叫做“八正”(也就是八位正气)。 “八正”中的前三个时间点(七至九点)属“阳”(“阳明”),后五个时间点(十一点至十三点)属“阴”(“太阴”)。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平旦至日中日中,天之阳气,此谓阳明。”“夕食至黄昏,天之阴气,此谓太阴。” 所以,当“太阳”值令的时候,是“阳盛”之时,也是“阴微”之时,万物朝气蓬勃,所谓“朝阳含露”就是这个意思;而在“月亮”值令的“阴盛阳微”之时,自然界万籁俱寂,草木都垂下了枝叶,被称为“月高风清”或“月黑风高”,而这个“月”指的就是农历的“月亮”,不是指“日月”中的那个“月”。
所以,前面所说的那些带“明”字的时间属于“阳”,而带“暗”字的时间就属于“阴”。 那什么是“中立之支”呢? 上面说了,“子午卯酉”与“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是“阳极”与“阴极”。在“阳极”之时,“阴微”,这时处于一个过渡阶段,自然界的景象是“物极必反”,阳光越来越强烈,但它已经接近顶点了,所以叫“午马”,而不是“午龙”——“马”在五行中属“火”,而“龙”属“土”。
同样,在“阴极”之时,“阳微”,这时自然界的景象是一天天变暗,就好像到了黄昏,所以叫“酉鸡”而不叫“酉狗”——因为“鸡”属“金”,而“狗”属“土”。 这所谓的“四立”、“二分”、“二至”,还有“中立之支”,其实都是古代用来指导农时的历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