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肖的冲日?
在黄历中,除了地支相冲,还有地支相害、相刑等说法。 这里先说一下什么是相冲。 古人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互相激荡,形成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事。其中,每两天为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包含一个“中气”和一个“末气”。
举个例子,立春到惊蛰之间包括四个节气,分别是“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其中“春分”为“中气”,“惊蛰”为“末气”。而“春分”与“惊蛰”中间的那个“节气”就是“立春”。“立春”即是春季的开始。 “子午流注”“干支历”都是基于这个观念建立的。 黄历中的十二个时辰也是以此为基础,结合白天黑夜区分确定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天之中天干地支各占一半,互为消长,也就是说早上5点到7点甲午时,11点到13点壬午时等等,每个时辰的天干地支都是不一样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地支冲日”呢? 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中气”和“末气”上。因为每个节气的开始时间并不固定,有可能提前也有可能拖后,所以就有了“中气”和“未气”的概念。 当“中气”来临之时,意味着节气已经来到,白昼逐渐增长,夜晚慢慢缩短;而当“末气”到来时,意味着昼夜平分,或者说是白天黑夜一样长。
这样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当“末气”到来时,白昼仍然比夜晚短,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而“子时”已过,也就是说夜晚已经过去了,白天来到了。此时天地阴阳并不平衡,有一定的冲突。这种白天虽然很短,但阳刚之气却很强的日子就被古人用“冲日”表示出来,即所谓“子午冲、丑未冲”之类。
事实上,这种“冲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冲”的意思,而是一种象征意义,就像节日里的锣鼓喧天,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敲出了响声,而是借由这种仪式表达一种欢乐的情绪而已。同样,这里的“冲日”也是一种提示,提醒人们注意天气变化,调整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