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期出现滞胀?
1958-1960,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为了赶超英国,发动了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时实行了高征购和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超发。尽管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导致了资源配置扭曲和经济效率低下。
1959—1960年间,全国出现了连续的“紧平衡”,供应严重不足,物价上涨迅猛。到1960年底,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243%;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零售价格涨了70.6%。 在这期间,为了应对严重的物资匮乏,国家先后成立了7个部属和国家计委直属的批发商店,专门负责采购和供应紧缺商品,这类企业俗称“统购统销”公司或商业“国家队”。
当时,对粮食、食用油、棉花、肉类、禽类、蛋类等产品的统购价和批发价是分别计算的(后一类价格中已包含前一类价格的补贴),其中对粮食的统购价又分成征购价(含农业税及支农资金)和收购加价两个部分。1961年后,由于财政支出增加,无力继续补贴贸易部门亏损,只好减少供给,提高价格,以价格杠杆促进生产。
从1961年开始,国家提高了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对国营工业品价格也做了调整,但消费基金仍然膨胀过快,收入分配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放开。 从1962年到1965年,国家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增产粮食和油的试点,通过增加投入、增加产量来解决供需矛盾。这三年多时间,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的各种资金累计达558亿元,比“一五”计划期间增加了70.5%。 国家还采取发放票证的办法向居民提供定量供应的粮、油产品。这种凭票证购买的方法在当时称作“计划差价补给制”,即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对商品价格进行上下浮动,然后按浮动后的价格对超购部分或短缺部分的差价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