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在五行中属什么?
“沈”字,在历史上曾经属于过金、木、水、火四个不同的朝代。 “沈”字的繁体字为“瀋”,从字形上可以看出,“瀋”字上半部分为“言”,下半部分为“沉”,意思就是把话说下去,使它变得深沉。所以,把话给说下去的“沈”字最早出现于西周金文中。 西周的青铜器上有60多个文字写的是“沈”字,而这个字的古字形与今字形基本一样。可见“沈”字作为形声字,它的字型演变是相对稳定的。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逐渐普及,青铜器开始凋零,但是“沈”字却继续沿用至今,足见其生命力之强盛。
进入汉代以后,“沈”字有了读音,并且在史书文书中大量出现。但这个时候“沈”字还属于汉人的自创字头之一 ,即古人所说的“无借字”。用现代汉语表述就是,“沈”字当时的形体和今天的汉字不一样,不能直接借用。不过古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即便“沈”字属于无借字,但是“沈”字的发音和某些有借字的汉字相同或者相近,于是他们就造出了新字来表示。《玉篇》中就记有个人造字的过程:“蜀人以麻染纸,用诸书信,人字少,多请人书之。俗作‘沈’。”“沈”就这样变成了形声字并延续至今。
“沈”字变成形声字后,由于声符不同,字音字义发生变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沈”字用于人名的时候,读shěn,如“沈约”“沈佺期”;而在其它情况下则读chén,比如“沈寂”“沉沦”“深邃”等。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对“深”和“沈”做过区分:“‘深’之本义即指井,故引申之有为‘沈’之义者……(‘沈’)之本义指‘下水’,故又有‘沉’之义……”可见,“深”是从“下”得义的,而“沈”则是从“水”得义的。